学术剽窃就是引用他人的想法、见解、成果、语言表述却没有申明其来源的行为,无论是有意图还是无意识的,一旦被定性为学术剽窃,学生所需承担的后果将十分沉重。因此在撰写论文时要仔细阅读学校的相关规定,明确学术剽窃的概念、如何界定及后果,若有疑问则需立即咨询导师或相关工作人员。
《美国语言学会研究论文写作指南》书中对“学术剽窃”的形式进行了界定,在这供同学们参考:
1、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对见解、资料、术语的来源出处“没有给予相应的承认”的行为:“复述他人的词语”、“变换措词使用他人的论点和论证”、“呈现他人的思路”等;
2、总体的剽窃:整体立论、构思、框架等;
3、直接抄袭:直接从他人论著中寻章摘句,整段、整页地抄袭;为了隐蔽,同时照搬原著中的引用和注释;
4、在通篇照搬他人文字的情况下,只将极少数的文字做注释,这对读者有严重的误导;
5、略微改动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或换一种句型;
6、错误理解综述的概念:“综述”的意义在于,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出自不同的论者,因而有必要将其归纳整合,形成一种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分析,抄袭是将部分综述对象照单全收;
7、跳跃颠转式抄袭:从同源文本中寻章摘句,并不完全遵循文本的论述逻辑;
8、拼贴组合式抄袭:将来自不同源文本的语句拼凑起来。
看完这个几点你大概已经明白了,“学术剽窃”并不仅仅是靠论文检测工具查出来的结果鉴定的,他有一套更为严苛的标准,也就是说你的论文就算在知网查重通过了也有可能会被认定为“学术剽窃”